个案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个案展示 >

个案分享—嘟嘟

分类:个案展示 日期:2022-09-05
我要分享

 

嘟嘟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嘟嘟喜欢搭积木、骑自行车、看动画片。在生活中,部分情景会引发嘟嘟的行为问题,经过专业评估,发现目前嘟嘟行为的功能是逃避

 
 
 
在淳元
每个孩子进入中心后会有完整的干预计划
 
图片

 

 

 

干预前准备 

家长希望透过行为疗育,提升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在访谈过程中,家长表示孩子会通过拉大人的手靠近强化物提要求,会主动看大人;要求得不到满足会哭闹,表达拒绝时直接不伸手拿,需要帮忙时会主动拉大人。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串串珠、放拼板;能完成相同物品配对,但是相似物品配对未能完成。孩子看到熟悉的人未能主动打招呼;会主动起始和妈妈的肢体互动。

 

首次评估  

通过与家长的访谈,对孩子有初步的了解,下一步则对孩子的能力进行评估,用VB-MAPP《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和安置计划》*对孩子的各领域进行细致的评估。(入学前评估)

 

评估结果  

分析评估结果,孩子在视知觉配对及独立游戏领域得分相对较高。孩子目前相对欠缺且需要密集训练的是要求、听者反应、仿说等,要求主要训练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和老师表达要求,听者反应主要训练孩子依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仿说即在老师的口语刺激下,孩子能跟老师发出相同的音。

P 口语 | 孩子目前能仿说6个目标单音,例如:哇、爸等。
P 要求 | 孩子看到喜欢的物品,会拉老师的手靠近强化物,但过程中需要老师用物品提示其眼睛看向老师。未能仿说物品名称来提要求。
P 命名 | 孩子目前没有口语,未能对物品进行命名。
P 听者 | 孩子偶尔能注意到环境中的声音,他人叫孩子的名字时,孩子会继续玩手中的玩具未看向叫名者。孩子未能依指令找到喜欢的物品和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例如:老师呈现糖和葡萄,给予指令“糖在哪里/给我葡萄”,学生未作出反应。孩子未能依指令做出正确动作,例如:老师给予指令“过来”,学生未做出反应。

P 动作模仿 | 孩子能模仿老师做出部分粗大动作,例如:拍手、摸肩膀。学生未能选择特定物品做出和老师一样的动作。在自然情景中,未观察到孩子主动去模仿同伴的动作。

 

 

 

课程设计  
评估团队依据该评估结果,设计出适合孩子能力的课程,以下为孩子部分课程安排表(部分)
 

 

图片

 

 

二次评估  

孩子入学一年后进行了二次评估,清楚了解孩子入学后的进展以及可以弥补的能力。(入学半年后评估)


图片

 

评估结果  

孩子入学半年后取得较明显的进步

 

孩子之前要求部分未得分

半年后孩子弥补了一部分要求上欠缺的能力

 

模仿和游戏领域则是从第一阶段能力突破到第二阶段(部分)


图片

P 口语 | 孩子已建立仿说的刺激控制,例如:当老师说“a”时,孩子可以跟老师一起说“a”。

 

P 要求 | 孩子看到喜欢的物品时从入学时的拉老师的手去拿到能用手指+眼神+特定音来表达要求。

 

P 命名 | 孩子能在仿说提示下命名家人。
P 听者 | 孩子可以辨别接收强化物至少5个,能辨别一些常见物品,例如:纸巾、勺子等,能依指令完成部分动作,例如:拍手、举手等。他人在各个方位叫孩子名字时,孩子均能看向老师。

P 动作模仿 | 孩子能模仿老师做粗大动作和物品操作,例如:摸头、拍铃鼓等,并能在一些物件中搜寻物品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能模仿老师做部分精细动作,例如:比1,比2。

 

图片

 

其他干预  

除了根据孩子评估内容设计的课程外,还根据孩子的情况以及家长的一些需求设计了个别化课程。行为介入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孩子在感统室玩时,当老师跟孩子说:“我们回教室了”,并肢体辅助孩子时,其会通过躺地、哭闹等行为来逃避回教室,而逃避会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因此对此行为进行干预,制定了相应的行为介入计划。做行为介入前期会观察孩子该行为发生的情境和行为发生的时间等对行为基线期进行测量。确定行为定义、介入方法及标准后开始严格进行行为的介入。

 

行为介入计划

  • 介入目的:当老师说“我们回教室了” 后肢体辅助学生时, 学生安静且未出现后仰行为。

  • 介入方法

自变项(介入策略):DRO(区别性强化其他行为)

依变项(介入结果):学生可以和老师安静走回教室

测量方法(事件记录法/计时/时间取样  择一):计时阶段通过标准:连续三次正确反应增加2秒,连续两次错误反应减少1秒。泛化计划:情境(室外感统室)、人物(团队老师)

 

  • 基线期程序ABC

图片

  • 介入期程序ABC

图片

执行标准:

阶段一:学生听到老师说“等一下,我们回教室咯。”没有出现哭闹行为,连续5次正确反应进入阶段二。

 

阶段二:

21当学生蹲着玩玩具时,老师确认动机后给予指令“那我们先回教室”后肢体辅助学生站起来至半蹲,学生没有出现哭闹和往后躺的行为,则立即给予强化,连续五次正确反应进入阶段二的第2个步骤。若学生此时是站着的,则学生接受老师肢体轻轻往前推一下,未哭闹和躺地就给予强化。

2—2:当学生蹲着玩玩具,老师确认动机后给予指令“那我们先回教室”后肢体辅助学生完全站起来,学生没有出现哭闹行为,则立即给予强化。若学生此时是站着的,则学生接受老师肢体轻轻往前推一下,学生没有出现哭闹和躺地行为,则立即给予强化。连续五次正确反应进入阶段三。

 

阶段三:学生安静和老师往教室方向走0秒

 

结果分析 
为期两个月的介入计划中,孩子在听到老师说“我们回教室了”并肢体辅助时哭闹、倒地的行为有所减少,当老师说:“我们回教室了”后肢体辅助孩子时孩子安静站好的正确率持续提高

 

图片

 

 

附表:干预原理简介 图1.1

应用行为分析 ABA 是一门改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行为的科学。通过研究环境与行为的关系来制定相关策略
前因-行为-后效原理
A-B-C原理
所有应用行为分析的操作手段都包含对ABC其中一项或几项的操控。前因是指在行为发生以前就存在或发生的环境中的刺激,后果是指在行为发生以后发生的刺激的改变。前因和后果共同决定了行为如何改变
行为问题

1.此行为的出现频率高于一般人

2.会干扰个体在环境中的学习和社会互动

3.会危及个体或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

关系的建立(匹配) (匹配)关系的建立即主带老师与学生通过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合作行为 合作行为是课程进行的基础
DRO(区别性强化其他行为) 当特定的行为问题在某特定时间段或特定时间点没有出现,立即给予强化